概念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一)構成要件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本罪。
4、主觀方面:故意。
(二)量刑標準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定罪從重處罰。
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y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編者備注:本條是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注意,本條有犯罪主體限制,必須是以上條文中規(guī)定的相關單位或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這個是跟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主要區(qū)別點。)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編者備注:這條才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本條的非法獲取可以延伸得比較廣,例如使用計算機手段破解上述信息,利用其它方式騙取上述信息等。這點通常也是律師辯護時的發(fā)揮空間。)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guī)定處罰。